自今年一季度以来,我国经济从疫情中加速恢复,美联储连续加息,全球流动性紧缩,贸易增长放缓,诸多因素导致人民币震荡走弱。截至6月30日,人民币 " /> 
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没有决定币汇变率的长期人民因素

没有决定币汇变率的长期人民因素

2025-04-30 02:55:36 [百科] 来源:誓不两立网
ze: 14px; line-height: 28px;">

  自今年一季度以来,决定我国经济从疫情中加速恢复,人民美联储连续加息,币汇变全球流动性紧缩,长期贸易增长放缓,因素诸多因素导致人民币震荡走弱。决定截至6月30日,人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7.2258,币汇变创下年内人民币对美元新低。长期不过,因素6月30日人民币汇率指数CFETS为96.74,决定与2月3日的人民99.86相比,跌幅只有3.12%,币汇变处于合理波动范围内。长期不难看出,因素此次人民币贬值很大程度上是美元自身升值因素造成的,美元指数上涨放大了人民币贬值幅度。

  近期美元一路升值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较高利率支持美元升值。高利率引导短期国际资本不断流向美元资产,推动美元指数一路攀升。人民币与美元利差反转,成为人民币对美元贬值的关键因素。二是市场预期强化了美元升值。一些机构、企业和个人在离岸市场做多美元,加速美元升值的自我实现。三是基本面改善支持美元升值。美联储坚定的加息措施使得银行信贷规模缩减,物价下降,美国商务部将2023年第一季度实际GDP修正值上调0.7个百分点,支撑美元继续走强。此外,俄乌冲突造成能源、粮食等大宗商品涨价,增加了美国的出口收入。

  与此同时,长期来看,支持人民币升值的根本因素没有改变。首先是较高的经济增长。今年我国已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经济发展保质增量,第一季度实现4.5%的增长,在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刺激下,第二季度有望实现更高的经济增长,为全年实现5%左右的增长夯实基础。我国经济增长显著快于主要经济体,为人民币币值坚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其次是高水平开放。我国继签署RCEP后,积极申请加入CPTPP和DEPA协议,主动对接更高标准、更高规则的贸易和投资协议,进一步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扩大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优势。在对外投资推动下,1月份至4月份,有17个阿拉伯国家与我国双边贸易额实现正增长,9个国家增幅超过15%。随着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我国成为最大汽车出口国,巩固了贸易大国和强国地位。

  再次是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今年第一季度我国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763亿美元,储备资产存量3.4万亿美元,规模位列全球首位。这就意味着我国总体上外汇供大于求,人民币汇率从根本上没有持续贬值的市场基础。

  此外,人民币国际化有序推进也是重要影响因素。当前,SDR篮子货币中币值最稳定的人民币已成为不少国家的国际支付货币。今年3月份,人民币在中国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中的占比升至48%,人民币在中国跨境交易中的使用首次超过美元。随着经营主体更多使用人民币结算,外汇市场供求数量和结构进一步变化,汇率风险对实体经济的不利影响下降,我国承受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十分复杂,既有一些长期的、根本性的因素,又有一些短期的、关键性的因素。从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情况看,决定人民币汇率长期趋势的根本因素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一些短期的、关键因素影响了市场预期,引发人民币汇率出现超调。人民币汇率有望逐步企稳,随着市场情绪的平复和理性的回归,人民币汇率很快就会转向经济基本面决定的长期均衡水平,进入震荡升值和上行期。

  基于此,需客观冷静看待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抓住主要矛盾和决定人民币汇率变化的主要方面。经营主体应该提高对人民币汇率扩大弹性、双向波动的适应能力,加强外汇风险管理,坚持汇率风险中性的原则,基于实需进行套期保值,千万不能心存侥幸,妄猜人民币汇率走势,进行赌博投机,避免非理性投机带来的汇率风险和不必要的损失。央行要高度关注美国的货币政策溢出效应,运用数字技术监控短期资本、股市和债券跨境流动,健全市场沟通机制和人民币汇率的预期引导机制。尤其是要适应人民币国际化发展需要,大力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拓宽离岸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从境内外两个市场优化配置人民币资源,形成离岸在岸联动性更强、更加合理的人民币汇率。

  (涂永红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责任编辑:娱乐)

推荐文章
  • LG新能源与中国雅化就在摩洛哥 合资生产氢氧化锂签署协议

    LG新能源与中国雅化就在摩洛哥 合资生产氢氧化锂签署协议 据韩国4月5日报道,LG新能源LGES)5日表示,为强化电池供应链,推进核心材料的保障,已与中国锂化合物制造龙头企业雅化集团就在摩洛哥合资建厂生产氢氧化锂事宜签署业务协议。雅化集团是获得全球主要电池企 ...[详细]
  • G7峰会首日成果拟写明强化核不扩散体制

    G7峰会首日成果拟写明强化核不扩散体制 5月16日记者获悉了将在七国集团首脑会议G7广岛峰会)首日19日发表的核裁军相关成果文件的要点草案。其中写明,把《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作为核裁军与核不扩散的基础,强化核不扩散体制。作为核心提出, ...[详细]
  • 国际能源署表示,制造业激增以支持可再生能源转型

    国际能源署表示,制造业激增以支持可再生能源转型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一份报告,太阳能光伏、电池和电解槽等关键技术的新制造项目激增,正在推动世界清洁能源转型的全球势头。国际能源署在其清洁技术制造状况报告中表示,这种增长是由政策支持和投资者兴趣增加推动的。 ...[详细]
  • 欧盟排放交易系统减少了排放,也没有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欧盟排放交易系统减少了排放,也没有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经合组织网站发表署名Daniel Nachtigall,的文章,题目是:What are the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the European ...[详细]
  • 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支持“欧佩克+”减产

    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支持“欧佩克+”减产 10月15日,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OAPEC)秘书长发表声明说,“欧佩克+”削减石油产量是在恰当的时间做出的正确决定,该决定考虑到了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本月5日,由欧佩克成员国和非欧佩克产油国组成的 ...[详细]
  • 波黑有望与阿塞拜疆加强能源合作

    波黑有望与阿塞拜疆加强能源合作 4月12日,波黑外贸商会当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波黑有望利用阿塞拜疆总统来访的机会加强两国能源合作。波黑目前从阿塞拜疆进口最多的产品是石油。将阿塞拜疆的天然气输送至波黑是战略项目,将由阿尔巴尼亚、黑 ...[详细]
  • 美国能源公司联手推动许可制度改革

    美国能源公司联手推动许可制度改革 美国能源公司正在联手推动行业许可改革,为释放《通胀削减法案》的全部潜力,促进美国清洁能源和化石能源的生产。许可延期也会给清洁能源项目、风力发电设施和电网扩建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大型项目由于法律复杂或 ...[详细]
  • IEA:能源价格高企致重工业大规模停产,欧洲电力需求下滑

    IEA:能源价格高企致重工业大规模停产,欧洲电力需求下滑 据彭博社7月19日报道,国际能源署IEA)当日表示,由于能源价格居高不下,整个欧洲大陆的重工业出现大规模停产,导致欧洲今年上半年的电力需求大幅下降。据预测,欧洲2023年电力需求将降至2002年水平, ...[详细]
  • 应对能源危机 芬兰人“烧柴取暖”

    应对能源危机 芬兰人“烧柴取暖” 在北欧国家芬兰,民众正采取多种措施应对能源危机,比如储存木柴、对房屋进行节能改造。由于当地天气寒冷,加上能源供应紧张,同时电力和天然气价格飞涨,当地民众的取暖成本大幅增加。越来越多的芬兰人开始选择“烧 ...[详细]
  • 欧盟未能就电力市场改革达成协议

    欧盟未能就电力市场改革达成协议 当地时间6月19日,经过一天的谈判,欧盟各国未能就电力市场改革达成协议,相关谈判将择日继续进行。欧盟各国主要在有关延长煤炭补贴问题上持不同意见。在当天的谈判上,欧盟轮值主席国瑞典提出一份提案,允许各国 ...[详细]
热点阅读